抗美援朝中苏联援助的转变
抗美援朝战争中,苏联对我国的援助态度有很大变化。三次战役前,斯大林对谈好的36个步兵师装备支援犹豫不决。抗美援朝后期志愿军基本是全副苏式装备作战,但前期苏联的态度并非一直积极。
斯大林态度转变的原因
1949年12月毛泽东访苏谈判《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》,苏联失去在中国东北的战略支点,促使其转变对朝鲜半岛态度。斯大林在抗美援朝初期消极,采取“双保险”策略,后因志愿军三次战役的出色表现,彻底改变了苏联对中国军队的认知,从而态度转变。
苏联援助的实质
苏联虽提供了装备,但所有装备以贷款形式,年息2%,需用战略物资偿还。还强制中国军队按苏军模式改编,试图控制中国。朝鲜战争塑造了冷战亚洲格局,中国确立大国地位的同时也承受了对苏依附的代价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农药资讯网,本文标题:《三次战役后,斯大林为何立即答应给36个师装备?背后原因惊人!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